青松康护受邀参加中国智慧老龄产业发展大会,分享「科技赋能整合照护」

发表时间:2021-10-16 16:50作者:青松康护

由国药励展和艾社康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智慧老龄产业发展大会于10月14日在深圳成功举办,为本年度医康护养盛会(CMEF/CECN/CRS/Life Care)贡献了诸多亮点,开启了值得期待的产业交流平台。



本次大会共涵盖四个主题,包括:智慧老龄政策趋势解读;创新推动全生命周期医、康、养整合协调发展;数字技术、IoT、基因科学等新兴技术的智慧老龄产业应用;以及智慧老龄的创新创业机遇。大会现场首次发布《中国智慧老龄产业案例集》,系统的对我国老龄化政策进行了梳理,分析了十四五规划下的智慧老龄和创新应对趋势,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目前中国以科技手段助推养老问题的解决尝试。



青松康复护理集团CEO王燕妮女士受大会邀请,作为嘉宾进行了“全人全程健康要素 科技赋能整合照护”主题分享,且参与了圆桌论坛的讨论。


Vol.1   预防失能失智,减少照护依赖


健康老龄化最大的挑战来自失能失智和照护依赖,失能老人照护负担巨大。作为服务方,我们其实有两个选择,一个是把这些失能失智的老人照顾好,另外一种就是对失能失智的预防。


作为服务方,青松除了服务好现在已经失能失智的老人外,其实一直努力在做的是及早对老人进行健康评估和干预,在早期帮助老人识别出失能失智的健康风险,进行专业的干预,有效的帮助老人降低失能失智的风险。


通过科技手段、专业的服务,帮助老人预防失能失智,减少照护依赖,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老人及家人的痛苦,也能减轻社会负担,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。


Vol.2 科技赋能,全人全程医养整合照护


青松十余年来,一直在不断的优化用户画像,不断的挖掘了解老年群体的痛点和需求。我们认为,只有服务对象在痛点急切的时候,解决方案才能被他们接受,才能更有效。为此,我们创建了全人全程医养整合照护新模式。




因为研究发现,影响健康的因素和角色是多重的,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青松扮演的是起到着整合、协调、优化作用的链接者,为产业提供更专业、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。


王燕妮女士讲到,在智能化方面,青松其实是科技公司,我们会围绕老人的刚需+急需,结合已有的技术、手段和平台,赋能一线的照护团队,为老人提供精准专业的整合照护服务。


随后,王燕妮女士还分享了青松的几个代表案例,老年髋部骨折术后“云康护”和北京医养整合照护服务试点项目等,均获得了不错的成果。


Vol.3 服务流程标准化,目标效果驱动式服务


让老人觉得好的、个性化的服务,其背后一定是有标准化解决方案,有数据算法的支持,并进行不断的积累、优化迭代。我们看到的是只是有人在服务,但其实背后是有很多技术在不断的创新支持的。


在去年疫情期间,因为无法上门,为了不间断服务支持,青松创建了“青松学会”,研发了视频处方、进行远程会诊、送药上门、线上社群和线上专家分享等,帮助客户通过线上进行康复护理。


关于服务场景,王燕妮女士讲到:不是医疗里面加养老或是养老里面加医疗,而是要看老人需要什么,老人的需求和场景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,但无论怎么变,我们其实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掌握更多的技术手段和资源,去到老人的身边,为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。




青松做的不仅仅是过程,看重的不是做了就行,而是更看重效果,我们的目的是预防失能失智,减少照护依赖,我们在服务的过程中就会根据目的不断的评估修正、追寻和探讨。


Vol.4 青松核心总结:


● 聚焦全人全程全要素——失能预防和干预

● 引领模式产品创新—— 医养康养整合照护,互联网+上门,大数据决策

● 打通供需的人才赋能机制—— 整合照护管理师、健康赋能者联盟

● 严控质量安全——持续获得ISO体系认证


Vol.5 大咖汇聚,围炉共话“智慧助力,创新为老,医养结合新趋势”


在圆桌研讨环节中,针对主持人提出的问题,王燕妮女士也给出自己的见解。


Q1 当前医和养的痛点是什么?


王燕妮女士:其实医和养之间有巨大的认知和管理上的鸿沟。这是两个本质上截然不同的领域。老人的需求其实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,他们的需求其实是交织存在的。


各企业其实没必要研究如何在自己的服务上增加更多医或养元素,其实我们要做的可能是要无限贴近服务对象,根据老人的需求来打通资源,构建更好的服务场景。


Q2 哪些新兴技术能让养老更智慧?


王燕妮女士:一个是互联互通,很多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,就会能更好的服务好老人;另外一个就是,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,大大降低门槛,不断的提升体验。



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:(京)-经营性-2021-0031
人在哪里,健康服务就在哪里